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
分散式、階層式主機名稱管理服務
分散式、階層式主機名稱管理架構: DNS 系統
早期網路尚未流行且電腦數量不多時,/etc/hosts 倒是還夠用的,但自從 90 年代網路熱門化後,單一檔案 /etc/hosts 的聯網問題就發生上面講的狀況啦!為了解決這個日益嚴重的問題,柏克萊大學發展出另外一套階層式管理主機名稱對應 IP 的系統, 我們稱它為 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, BIND ,這個系統可就優秀的多了~ 透過階層式管理,可以輕鬆的進行維護的工作~太棒了!這也是目前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領域名稱系統 (Domain Name System, DNS) 哩~透過 DNS ,我們不需要知道主機的 IP ,只要知道該主機的名稱,就能夠輕易的連上該主機了!
DNS 利用類似樹狀目錄的架構,將主機名稱的管理分配在不同層級的 DNS 伺服器當中,經由分層管理, 所以每一部 DNS 伺服器記憶的資訊就不會很多,而且若有 IP 異動時也相當容易修改!因為你如果已經申請到主機名稱解析的授權, 那麼在你自己的 DNS 伺服器中,就能夠修改全世界都可以查詢到的主機名稱了!而不用透過上層 ISP 的維護呢! 自己動手當然是最快的啦!
由於目前的 IPv4 已經接近發送完畢的階段,因此未來那個 128bits 的 IPv6 會逐漸熱門起來。那麼你需要背 128bits 的 IP 來上網嗎?想必是不可能的!因此這個可以透過主機名稱就解析到 IP 的 DNS 服務,可以想像的到,它會越來越重要。此外,目前全世界的 WWW 主機名稱也都是透過 DNS 系統在處理 IP 的對應,所以,當 DNS 掛點時,我們將無法透過主機名稱來連線,那就幾乎相當於沒有 Internet 了!
因為 DNS 是這麼的重要,所以即使我們沒有架設它的必要時,還是得要熟悉一下它的原理才好。因此,跟 DNS 有關的 FQDN、Hostname 與 IP 的查詢流程,正解與反解、合法授權的 DNS 伺服器之意義,以及 Zone 等等的知識作一個認識才行!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